欢迎访问综合执法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政法文化

白求恩和闽西军医们

来源:福建长安网 时间:2024-08-10作者:佚名

  白求恩和闽西军医们

  □李迎春

  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在我国家喻户晓,他是我们几代人心中的精神楷模。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里,闽西籍的红色军医叶青山、江一真、林金亮、陈昌业、陈阳和、韦世林等,与白求恩大夫战斗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红色医史上的一段佳话。

  叶青山:白求恩身边最亲密的战友

  叶青山,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人,是红军最早的医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7年底,叶青山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1938年6月17日下午,他作为主管军区卫生工作的领导随同聂荣臻热情地迎接了远渡重洋而来的世界著名胸部外科专家白求恩。叶青山和白求恩相处了一年半时间,直到白求恩去世。

  白求恩到达敌后根据地后,了解到边区医务人员少、技术低,不适应战争的需要。为了培训技术力量,推动边区卫生事业的发展,白求恩建议并亲自主持创办军区“模范医院”(即后方医院)的工作。在这过程中,叶青山从医院的选址、房屋的清理到设备的购置、人员的配备,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食、住、行等方面都进行周密的研究和部署。“模范医院”设在离军区卫生部8里以外的松岩口,叶青山每天都要前往一次,他既要指导医院的工作,还要协助白求恩做手术,为此,他每天起早摸黑,常常工作到夜里两三点才能休息。

  1938年6月,白求恩在“模范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据叶青山的勤务员高华回忆,这一年的4个月,叶青山为伤员献血4次。叶青山的举动,使白求恩大为感动,他常常伸出拇指赞叹说:“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可从没有像在中国见到这样伟大而高尚的人,中国人民真是伟大的了不起的人民。”

  通过叶青山带头,不久,白求恩大夫和军区卫生部其他领导、医院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先后给伤员输血。这件事对全边区军民影响很大。后来,卫生部门组成了战地输血队,为抢救伤员生命开创了新的途径。这种组织形式,被白求恩称为“外科医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白求思在晋察冀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前线度过的,叶青山也经常和他一起转战在敌后的各个战场,医治了无数的抗日军民。在共同的生活、战斗中,他们成了亲密战友。叶青山向白求恩学到了许多东西,白求思许多好的建议,通过叶青山加以推行;白求恩也在军区领导和叶青山等人身上,学到了红军的优良作风,不断改进他的工作方法,总结适合中国游击战争需要的战救医疗工作经验。白求恩还在日记和书信中,多次以赞美的口吻提到叶青山和军区其他卫生人员,钦佩他们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1939年11月,白求恩在一次为一名八路军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而感染。不久,他的病情恶化。在临终的遗言中,白求恩一再深情地表示:“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最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叶青山对白求恩的去世悲痛万分,亲自为其处理后事,并精心组织了一系列隆重的悼念活动。2013年,叶青山将军的儿子叶军把与白求恩大夫相关的4份珍贵文物《病床日志》《体温记录》《死亡诊断书》和《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捐赠给家乡的中央苏区(闽西)博物馆。

  江一真:白求恩的“化身”

  江一真,1915年生于连城县庙前镇人。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后,14岁的江一真在长汀县城参加了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调到红十二军医务训练队当护士、护士长、见习医生,成了红军培养的“土医生”。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卫生部部长兼党委书记。

  抗战爆发后,江一真随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奉命组建并出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是有名的“八路军中一把刀”。在晋察冀前线,江一真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精神深受白求恩赞赏。白求恩刚到晋察冀前线时,鉴于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向聂荣臻司令员提出了开办卫生学校的建议。军区领导极为重视,希望白求恩来主持筹办学校事宜。但是,白求恩认为自己是一位外科医生,希望能到前线救助伤员,所以不愿意受后方学校的拖累。正在这时,江一真的到来,使白求恩格外高兴,认为江一真是担任卫生学校校长的最理想人选。在得到聂荣臻批准后,白求恩的高兴劲儿溢于言表,幽默地对江一真说:我又有一个“化身”了。

  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唐河东岸的牛眼沟村正式宣告成立,白求恩高兴地参加开学典礼。开学后,白求恩亲自给学生上课,并示范性地为一名下肢陈旧性骨折病人进行手术,请江一真做助手。随着工作中交往的增多,江一真与白求恩的感情日益深厚。

  在日军的大扫荡中,白求恩带着医疗队奔赴涞源前线抢救伤员。这时,白求恩在一次手术中留下的伤口已经感染,江一真曾提出要为他做截肢手术。但对于一位外科大夫来说,手就是他的生命,白求恩坚决不肯截肢。不久,白求恩病情恶化逝世。在弥留之际,他留下遗嘱,把他的所有用品分给大家留作纪念,其中提到要江一真挑两件。后来,江一真按照遗嘱,挑选了一把手术刀和一双白手套。

  为纪念白求恩大夫,军区决定将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江一真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

  林金亮:白求恩的主要助手

  林金亮,福建省上杭县才溪镇人。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

  在白求恩的《死亡诊断书》中,最后写着“医务主任林金亮”。来自闽西的林金亮,成为与白求恩最后战斗在一起的亲密战友。

  1937年9月,林金亮奔赴晋察冀军区抗日前线,先后担任医务科长、后方医院院长等职务。白求恩1938年6月到达晋察冀军区后,被毛主席任命为军区卫生顾问。不久,白求恩来到后方医院,白求恩看到医院简陋的环境和简单的设备后,紧紧握住林金亮的手,十分激动地说:“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做出这么多的工作,真是太了不起了!”

  有一天,白求恩正指导一位军医给新来的伤员检查伤口,林金亮因有事从担架旁匆匆而过。这时白求恩在背后喊道:“林大夫,请你回来!”白求恩严肃地说: “你不觉得你刚才的行动不妥吗?”这时,周围也围拢上来一些医护人员,白求恩十分中肯地对大家说:“一名医生或者护士是不应该在伤员面前昂首而过的。”他接着又说:“怎样才是正确的呢?我现在给大家做做看。”接着,他就开始示范。他先轻轻地走到担架旁,俯下身子仔细地询问和查看着伤员的伤势,并亲切地安慰了伤员几句,然后向大家解释说:“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虚伪呢?不是的。对这些光荣负伤的抗日战士,我们除了给以最大的注意、关怀和技术处理外,没有别的办法对他们所要忍受的痛苦进行补偿。因为他们负伤不仅是为了挽救今日的中国,而且是为了实现明天伟大的没有阶级剥削的新中国,为了全人类的解放。”白求恩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林金亮。

  1939年11月10日,病情恶化的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又一次昏迷过去。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委派,林金亮冒着严寒,纵马飞奔,赶到黄石口对白求恩实施抢救。林金亮推开门,只见白求恩正伏在床上写遗嘱。他面容憔悴,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见到林金亮的到来,他十分高兴。夜深了,白求恩的呼吸更加困难,他睁开眼睛,艰难地对林金亮及在场的中国战友深情地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了。”他嘱咐林金亮将其遗嘱亲自交给聂荣臻司令员,并紧紧握着林金亮的手说:“你要马上组织一支医疗队,接近火线,收容黄土岭战斗的伤员……”白求恩于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停止呼吸。在白求恩临终前写给聂荣臻司令员的遗嘱中,特意交代他遗留下来的由加拿大携带来华进行战地救护的那些医疗器械,“林大夫可以拿15种”。

  如今,在上杭县才溪纪念馆“九军十八师”陈列室里,陈列着一张画面已经发黄的照片。照片上,白求恩大夫正在抢救八路军伤员,而他的对面,正在为伤员动手术的年轻医生,就是林金亮。如今,正是通过这张照片,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国际友人,走近和他一起战斗的闽西红色军医们。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808/462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交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内参 nc.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8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